学术报告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报告 > 正文

数学与统计学院学术报告会“非对称网络博弈”、“激励机制对合作的促进作用:实验和理论研究”(时间5.6)

发布日期:2021-05-06 浏览量:

报告时间:5月6日9:00开始

报告地点:数学与统计学院南阶教室

主办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

欢迎光临!

报告1:非对称网络博弈,张博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时间5月6日9:00;

 网络博弈在群体决策、舆情传播、投票选举、传染病防控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网络上的对称博弈。本报告将介绍报告人和合作者在非对称网络博弈方面的一些研究结果。我们首先给出非对称网络博弈的一般模型。然后介绍任意网络上非对称博弈的随机最优反应动态研究方法。最后将这个方法应用于时尚博弈、网络协调博弈和传染病防控问题,分析网络结构对博弈结果的影响。

报告2:激励机制对合作的促进作用:实验和理论研究,董雅丽,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时间5月6日10:00.

  合作行为在人类和动物群体中广泛存在。随着社会分工体系越来越复杂和经济的发展,个体、组织和国家间的合作也更为重要。2005年,Science杂志在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了人类亟待解决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其中合作的演化是最为重要的25个问题之一。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与群体利益之间会发生冲突,囚徒困境和公共品博弈是研究个体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之间矛盾的经典博弈模型。奖励和惩罚等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激励机制研究大多是基于传统经济学理论,即假设个体是完全理性的,但在现实和实验中发现大多数个体是有限理性的,会表现出从众、风险和损失厌恶、决策误差等。因此如何描述真实个体的行为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和分析激励对合作的促进作用很重要。本报告将通过实验、演化博弈和行为经济理论,来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激励机制对合作的影响。

  报告人简介:

 张博宇,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行为与博弈决策实验室主任。2006年和2009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12年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2012年加入北京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演化博弈和学习模型、激励机制设计、网络博弈、行为实验和行为大数据等。报告人在PNAS,Operations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被Nature和PNAS专门发文报道,被美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多位国际权威专家引用。2019年8月获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担任SCI期刊Dynamic Games and Appl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和PLoS ONE编委。

  董雅丽,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讲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研究兴趣为结合行为实验,社会交互、经济行为和气候系统大数据,以及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复杂行为系统、气候系统和经济系统,以及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联系我们

河南 郑州 郑东新区 明理路北段379号 bat365在线平台官网(郑州校区)友兰学堂中楼

邮编:450046

电话:0371-66598252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技术支持:信息化管理办公室